清华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师恩难忘”系列活动: “大家的林妈妈”林玉霞老师座谈会


        2014年3月22日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30周年“师恩难忘”系列活动——“大家的林妈妈”林玉霞老师座谈会在舜德楼116室举行。30余名林玉霞老师的学生和同事参加了座谈会,一起分享林玉霞老师在清华经管学院工作二十余年给大家的带来的感动和温暖。活动由清华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焦捷教授主持。

        林玉霞老师1983年来到清华经管学院,1988年开始在学生工作组工作,一直到2007年退休,风风雨雨二十四载,她将暖阳般的爱播撒到了一代又一代经管人的心底。战马杯,炖鸡汤,她不仅是同学们的后勤,更是大家的后盾;无微不至,默默奉献,她几乎从不抛头露面,但大伙儿的心底,都有对她温暖的想念。

 
林玉霞老师

        焦捷教授(经1991/MBA1999)首先表达了学院党委对林玉霞老师的敬意和感谢。他动情地说,今晚济济一堂的校友,无论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林老师照顾过的孩子,是林老师的学生。清华经管学院经走过的这30年,凝聚着许多老师的辛苦付出,而林老师是其中的典范。他用三个词来概括对林老师的敬意:一是敬业,林老师的敬业精神奠定了经管学生工作良好的传统;二是周到细致,在她从事学生工作的二十余载中,自始至终,无一事故;还有就是宽容,她让无数“犯了事”的孩子们不仅由衷地感谢,也心存“下不为例”的歉疚。
 

焦捷教授

        毛波教授(经1982/经硕1987/经博2003)毕业留校任教后曾多年负责学生工作,他一直把林老师当大姐姐来看。他坦言,当时班上许多女生的事情无从下手,也有许多棘手的问题想不明白,多亏了林老师帮他拿主意,甚至直接找当事人谈,才每每化险为夷。在他眼里,林老师总能把事情处理地妥妥帖帖,这对毛波来说都是“重大帮助”。现在回想起来,林老师总能在幕后把事情安排好,甚至很多当事人都是事后方知,这种默默无闻却又举足轻重的帮助,弥足珍贵。

 
毛波教授

        曲庆教授(经1988/经硕1995/经博1999)接过话筒时,有些哽咽。他用“奉献”这个词表达了对林老师深深的敬意。他说,林妈妈把一辈子最好的时光就奉献给了经管学院的学生。曲庆老师还感慨道,和林老师接触这么久,但最后留在手里的照片却非常少,因为林老师的工作都是在幕后,她不是学院的外表,而是学院的内在。没人没有吃过林老师做的饭、煮的汤,要办各种手续,也都离不开林老师的帮助,但抛头露面的光鲜场合,几乎从来不会有林老师的身影。即便是在马杯夺冠后合影时,林妈妈也只是撑着一把阳伞,坐在一个寂静的角落,欣慰地看着她的孩子们为胜利而狂欢。
 

曲庆教授

        王勇(经1987)校友也回忆了与林老师的点点滴滴,比如经常与林老师见面的14号楼400,还有林老师为大家分发补助时的快乐时光。他说,同学们那个时候都特别希望林老师到宿舍楼,因为多数情况下就是给大家发补助,相比一个月30块钱的生活费用,每次7块钱的补助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这种希望与爱,都是林老师带来的。他还说到当初班上两名同学生病住院,也是林老师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王勇(经1987)校友

        顾斌(经1990/经硕1995)校友首先带来了全班30多个同学的问候。他在读书期间曾当过团支书和党支书,与林老师的接触很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林老师的悉心照顾给大家带来了温暖的经管生活回忆。说着他还拿出手机,播放了身在美国无法赶来的同班同学毕明强的微信录音。在录音里,毕明强说自己当时得肺结核病住在温泉医院,多亏了林老师“发自内心的照顾”。他真诚地向林老师表达了感激之情,并祝林老师健康长寿。顾斌回忆他在校期间做辅导员时,从报到到住宿,从饮食起居,还有心理疏导,同学们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渗透着林老师的关怀。“有些人地位显赫,有些人家财万贯,但人到中年,能在心头留下烙印的,是林老师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关心。有这么值得回忆的好老师,是人生一笔幸福的财富!”说到这里,他向林老师深深鞠了一躬,并祝林老师“好人一生平安”。
 

顾斌(经1990/经硕1995)校友

        樊勇(经1990/经硕1995)校友跟大家分享了在1995年患阑尾炎住院的往事。他患病时还没有开学,林老师就来医院照顾他,手术前一直吃着林老师为自己做的饭。“林老师对我太好,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激动地说。
 

樊勇(经1990/经硕1995)校友

        马力(经双1991/经硕1996)校友用“幸运”概括了他和林老师的|缘分。他在清华经管学院度过了九年光阴,这九年中,林老师是和他关系最近的人之一。他说,林老师带来的帮助太大,不仅帮他介绍买到了房子,还帮他找到了老婆。15年零3个月前,就在14号楼的400办公室,林老师介绍当时还是辅导员的他和现在的夫人见面。当他说到“见面四个月之后就扯了证”,现场一片笑声。他还回忆了一个细节:当时班上一个叫常睿的学生脚摔断了,林妈妈亲自熬了排骨汤给同学送去。他还开玩笑说,“在经管这么些年,如果没有吃过林老师做的饭,一定是冒牌的经管学生。”
 

马力(经双1991/经硕1996)校友

        提及与林老师相关的往事,韩笑冰(经1991)校友深情地说,“那就在记忆闸门的附近,每次回想都是那么的真切。”他说,大一的时候离开了家来到学校,以为没人管了,但其实还有林妈妈站在背后。“有人管是一种幸福,”他笑着说,“那时候我们还要强制献血。献血之前,林妈妈为我们准备红糖水,献完血林妈妈直接端来了两大洗脸盆的鸡蛋,差不多把前半辈子欠的鸡蛋都补上了。”那时他住在14号楼6层,连着两天就开心地吃着鸡蛋,楼都没下过,印象很深。话音刚落,现场的工作人员就端上来了两脸盆鸡蛋,校友们接过鸡蛋,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韩笑冰(经1991)校友

        朱恒源老师(经硕1995/经博1999)说,林老师的工作虽在幕后,却并不妨碍她对几代经管人的深刻影响。林老师的严谨,“大大降低了我们工作方向上出错的概率。”她能够融入学生,了解同学们在想些什么、聊些什么,对大家的动向一清二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变的长老却是林老师,”林玉霞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人事的判断,代代相传,影响了一大群人,而这群人与学院的发展休戚相关,这也间接影响了学院学生工作的发展方向。她的言传身教、她的克勤克俭、她的严谨务实,没有呈现在任何的教学大纲、会议文件中,也并没有灌注进学院的使命陈述乃至其任何的诠释,却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经管学生工作的灵魂,影响了学院的气质和生命,对每一个经管人,有着强大的感召力。
 

朱恒源教授

        在李纪珍教授(经双1992/经博1997)记忆中,林老师对大家的关心甚至多过对自己的儿子。没锅就到林老师家里炒菜,在林老师宿舍里做饭;衣服脏了、破了就找林妈洗洗、缝缝……林林总总的细节支撑着记忆,勾起了大家深深的怀念。

 
李纪珍教授

        段志蓉教授(经硕1994)曾做过学生工作组组长,与林老师“搭过班”。她说,林老师能想到几乎每一件事情,就像是所有从事学生工作的人的一座靠山。大学生入学之后的那段日子是最迷茫的,以为人生已经开始腾飞但实际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急需过来人的照顾和指引。而林老师正是这时的及时雨,从生活的琐碎开始,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给了同学们甘霖般的帮助。林老师是同学们人生道路上的合格导师。
 

段志蓉教授

        许向铭(经1996/经硕2000)校友笑着回忆说,自己很幸运在念书期间摔断过骨头,就因为这个,林老师给了自己特殊的待遇。这种帮助不只是物质上的照顾,更是精神上的安慰。在座师兄的分享也让自己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林老师,不只是有爱,走心,还为生命负责。
 

许向铭(经1996/经硕2000)校友

        谭伟(经1998/经博2002)校友曾经担任过学院的团委书记。他深情地说,同学们献血,有林老师在后面煮鸡汤;同学们生病,有林老师冲在最前面给大家找大夫。遇上事情,第一联系人肯定是林老师,他也会先打电话向林老师求助。他还提到,当时林老师管学生工作的报销,非常严格,准确地说应该是“抠”,当时组织同学们参加129合唱比赛,想要给同学们准备身统一的衣裳,都是和林老师软磨硬泡了许久才得以批准。
 

谭伟(经1998/经博2002)校友

        柳建光校友(经1998/经博2002)也对林老师的“抠”印象深刻,他还记得有一年马杯取得了突破,他提议买些小奖品来表彰大家。林妈妈最后是带着大家骑自行车到批发市场,货比三家,直到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同学们当年都纳闷儿,“花公家的钱,干嘛这么精打细算?”
 

柳建光(经1998/经博2002)校友

        在戢强校友(经1999/经硕2003)的回忆中“有马杯就有林老师的存在”,林老师带着大伙儿奋战马杯的时光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当时正值经管向第三座马杯冲刺的当口,林老师张罗着给运动员们准备衣服、水、钉鞋等各种物资,紧锣密鼓而井然有序。他说,林老师的工作从小处做起,缜密细致,让他很是佩服。
 

戢强(经1999/经硕2003)校友

        董乐(经2000/经博2004)校友则用“母亲”,而不是“妈妈”来形容林老师。他说,“妈妈”更多的是给大家一种亲切的感觉,而林老师给大家却是一种非常有威严的慈爱。她就像一个大家庭的母亲,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他回忆说,自己与林老师的渊源是从入学开始。由于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排遣孤独的两个渠道除了找高中同学聚会,就是被林老师叫到家里吃饭。那段时间,林老师跟自己谈了很多事情,个人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等等。他说,在清华,教授教会我为学,而林老师带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教会我为人。
 

董乐(经2000/经博2004)校友

        马宝君(经2003/经博2007)校友说到,与其他在团委和学生会工作的同学不一样,自己与林老师接触主要是因为奖学金和助学金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在自己三、四年级的时候,林老师快要退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对于每一步工作交接都特别细致。这都是林老师潜移默化之中给予自己的影响和支持。
 

马宝君(经2003/经博2007)校友

        白雪石校友(经2002/经硕2006)说,林老师的准则是“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同学们的身上”,同等质量能够买便宜的一定要最便宜,形式主义的铺张浪费一概不要。她的工作承托着整个经管对学生工作的信任,林老师就是这样无私地对学院负责,对学生负责,把学院的钱当自己的钱来打算,把学生的事当自己的事来走心,就像一位严厉而细致的母亲,可爱、可敬。
 

白雪石(经2002/经硕2006)校友

        瞿卫菁老师说,林老师是用她的那种本色,潜移默化之中不仅影响了所有的同学,也影响着很多老师和职员。在工作上,林老师这种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爱,这种正的能量是我们作为老师和职员都应该学习的。她说,不仅在工作态度上受到了林老师的影响,在生活中,林老师也给予了自己很多的帮助和指导。
&bsp;

瞿卫菁老师

        郭朝晖老师现在在学生工作组工作。她说,妈妈的素质决定后代的素质,林妈妈细致、宽厚,和同学们有亲近的接触,也了解学生的话语体系,能通过生活的细节把价值观和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最后,她坚定地承诺:“我们也许做不到林老师那么好,但一定会努力去做!”
 

郭朝晖老师

        清华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杨斌教授(经1987/经博1994)饱含深情地说,林老师是一面镜子,总能在他轻狂浮躁、自鸣得意之时,充当那个把他从云端拉下来的人,提供一种珍贵的警醒。与对别人不同,林老师对他的爱是一种“tough love”,讲原则、思长远,从不做简单的妥协。在那个条件艰苦但人心如水的年代,教师与职员区分不大,校园与社会相对隔离,学习与生活断裂不多,林老师从事的虽然是事务性的工作,却传递着真心、爱、价值观和思想。这样深切的心与心的互动,在今日已经难于想象。在那些年代的大学岁月中,能让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影响,很少来自于课程学习,更多则是来自校园生活。而林老师在这段美好岁月中的作用,就是一位幕后的楷模,以其言传身教濡染着经管人的为人处事之风。他还提到,当年赵纯均院长开职工骨干会的时候,曾经两次用林玉霞老师来诠释“什么是好职员”。这不仅是殊荣,也是一种勉励,希望林老师的风范,能在学院长青永驻。最后,杨斌老师代表一代代在学生系统工作过的人,向林老师表达了最深挚的敬意和谢意,并祝福林老师健康快乐。
 

杨斌教授

        此外,贺业鹏(经1990)、张进军(经1991/经硕1996)、杨万利(经1998/经博2002)、遇浩亮(经2000/经硕2006)、张岩(经2000)、翟赢(经2001/经硕2005)、王黎明(经2001/经硕2005)等其它来自各个年级的校友等也纷纷发言,回忆了自己与“林妈妈”之间的故事,以及对“林妈妈”的感恩和她给自己带来的绵长深远的影响。
 

各年级校友纷纷发言



现场合影

        活动的最后,林老师谦逊地说,她不过是在做自己份内的工作,大家过奖了。一如既往,她以干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孩子们”奉献学院的骄傲,祝福大家“天天有好心情,月月有高收入,年年有好身体”。她叮嘱大家一定多向同学们学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要常回学院看看。(供稿:建院30周年筹备组 通讯员:清华经管学院团委沟通中心 蔡毅责编:任玥)


        (信息来源:清华经管学院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