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nbsp熹——学术大牛


  贺熹,经管学院9字班学长,经济与金融专业本科生,他不仅成功地拿到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交换名额,还潇洒斩获了7所海外顶尖名校的直博offer,最终轻松将麻省理工学院收入囊中。在他马上结束四年本科生涯、即将步入MIT继续深造之际,我们联系到他本人,倾听他对自己精彩求学路的回顾以及这一路走来的点滴感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清华园里的花开遍在春风里,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又到了海外交换尘埃落定的时节,对于那些数月后即将走出国门的同学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现在隐隐期盼的心情更令人激动,没有什么比未来异国情调的生活更让人憧憬。而两年前,贺熹就曾是这群交换大军中的一员。

  大二上学期,海外交换大战的帷幕正在缓缓拉开,面对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的学校和选择,贺熹把自己的第一志愿紧紧地锁定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项目上,一早就针对这所理想中的名校做好了准备。据他回忆,当时伯克利的申请费用比现在要高,而且这所学校的教学风格比较偏重学术研究,综合各种因素,申请者之间的竞争反而不是很激烈,申请过程要比自己想象中的轻松一些。在申请过程中,对于大部分同学都极为看重的面试环节,贺熹的反应却很平静。他认为,对于这类面试,问题和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被试者在交流环节中表现出的表达能力、口语水平、思维的逻辑性和个人气质等等“硬实力”。而面试官真正看重贺熹的,也正是他优秀的个人履历、良好的应变能力以及阳光自信的风采。

  当回忆在伯克利的经历时,贺熹感叹这段短暂的海外求学时光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来说太重要了。那时他和伯克利的博士生们听着一样的课程,每天做着繁重的阅读任务,在严谨的学术氛围中享受着深入研究学术问题的趣味,整整一个学期累并快乐着。

  伯克利的求学经历带给贺熹许多有价值的收获和启示,也让他愈发坚定着自己在经济学学术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决心。在这段时期内,他一边埋头读书,一边腾出宝贵的时间跟随教授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助研工作,收获颇丰。他认为,虽然助研工作很简单,看起来只是一些比较普通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任务,但是这种经历恰恰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学术研究活动的细节和流程,对今后开展独立研究工作有着极大的益处。同时,助研工作也让贺熹得以充分展示自己出色的学术才华,也因此获得了教授的欣赏,水到渠成地拿到了教授的推荐信。这份推荐信,不仅是贺熹这次海外交换的重大斩获,也成为了后来他正式申请美国名校的一块沉甸甸的敲门砖。

  大四伊始,贺熹就开始了正式向海外名校冲刺的准备。他很普通,普通到和所有准留学生一样,开始做报考托福、GRE的漫长复习,整理申请学校必须的学术证明和研究材料;他又很出众,因为他最终拿下了全美7所顶级名校的直博offer,并将带着胜利者的光芒走进MIT的学术殿堂。

  贺熹的专业是经济学学术方向,无论从GPA水平、语言能力还是研究能力上看,他的优秀都是当之无愧的。首先,在学术水平方面,如果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求学分绩点足够高,同时拥有能够证明数学能力的资质,比如有过修数学双学位的经历或者修过一些难度水准的数学课程。在研究能力方面,最好具备跟随教授做研究的经历,如贺熹,他曾在清华跟随何平老师做过学术研究,在伯克利时又为当地教授做助研,因而具备了基本的研究经历和能力。其次,最好有几份重量级教授的推荐信,贺熹成功拿到了钱颖一教授、何平老师和伯克利经济系教授的高水平推荐信,这些东西都会为他申请名校增添助力。

  通过与贺熹的对话,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兴趣点和现实是否契合,同时行动力是否足够强大。正如他所言,人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确定了以后就马上行动。只有当你对一个东西真正感兴趣时,你才会不遗余力甚至不顾一切地做下去。这样,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能有足够自信和勇气笑看成败,无惧无悔。





编辑:经15 杨亚楠
(内容来源:《经管专递》)